新浪微博 关于东灵通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
400-6804100

行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

双十一商标战启示:知识产权成为核心竞争力

  11月11日即将来临,电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在当下的备战阶段就已擦枪走火。不过,本次提前打响的战斗与争夺客户并无直接关系,而是“以法律的名义”。

  阿里巴巴与京东等电商的商标权之争,已连续上演几日。如今,京东一度满屏的“双十一”字样已被改成了“11.11”。而阿里巴巴方面似乎也在有意避开针尖对麦芒之势,天猫官方微博发布公告,称“天猫发起的双十一是大家的双十一”,“我们希望全体电商及实体店一起参与……共同维护好消费者利益和双十一的品牌,而不是为了自身网站的利益,把这一节日变成攻击对手上位的好日子”。

  阿里通告招致京东等电商不满

  “双十一”近两年热度有增无减,京东、苏宁等电商都是这一网购狂欢节的积极分子,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今年的“双十一”策划。

  但是,就在京东“双十一”广告还在电视台送审的时候,一盆冷水从天而降,将热情备战“双十一”的京东浇了个透心凉。

  10月30日,阿里发出一纸关于已经取得“双十一”商标的《通告函》,称阿里已取得“双十一”注册商标,授权天猫就“双十一”商标享有专用权,受法律保护,其他电商企业使用“双十一”、“瞎淘”等宣传语,即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,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。

  该声明被普遍认为首先剑指京东,因为京东报审的广告语就是“又瞎淘了吧?同一低价,买一真的,双十一就上京东”。

  京东方面亦不甘示弱,迅速作出回应,“11.11已经成为全零售行业的节日,也是消费者的网购狂欢节”,认为阿里巴巴给媒体和其他电商设置障碍,有违开放的互联网精神和公平竞争原则,是“借法律之名、行垄断之实的行为”。

  苏宁易购也在微博上作出回应:禁令是客观事实。在各家电商广告出街之前釜底抽薪,法律合规手段不义。最后送给业内同仁一句:双十一可以是你的,但市场永远是大家的。

  但无论如何不满,电商们还是选择了绕道而行,纷纷在宣传中撤下与“双十一”有关的字样和标识。

  阿里注册成功京东正在申请

  在商标局网站查阅,发现阿里注册“双十一”商标确为事实。其在2012年12月获得“双十一”商标,在第35类、38类、41类等相关类别上申请并注册了“双十一”、“双十一狂欢节”、“双十一网购狂欢节”“双11狂欢节”“双11网购狂欢节”等一系列商标。

  这些商标涵盖了广告、实业经营、实业管理、办公事务、电信、教育、提供培训,娱乐和文体活动等各行业。注册时间则从2011年开始到2013年不等。

阿里在2009年首先发起“双十一”购物节,其注册行为本无可非议。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,将知识产权作为手段,可以加固对市场的保护和控制。

  事实上,这一意识不仅阿里有,京东也是有的,只不过晚了些。查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的网站,同样发现京东也申请了“京东双十一”以及“京东双11”等商标。不过,这些申请均在2013年,尚未被核准注册。

  显然,电商们之间的竞争已经到了更高级的阶段,不再只是靠低廉的价格,更开始大打知识产权牌。作为一年中的“重头戏”,阿里打出通过手中握有的“商标牌”,将降低其他电商“双十一”广告的影响力,从而打压对自己市场份额存在威胁的电商。

  在此也要提醒大家,企业一方面要有将知识产权作为竞争手段的意识,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范风险,留存好自己依法注册的各项证据,以防范被撤销风险。